扫码时代 如何畅享数字生活
巢湖市公安局对警用装备赋上专用二维码,用“警务通”手机扫码,装备有效期起止日期、使用人等信息立马可见,促进装备有序管理。 本报通讯员 杨祖友 摄
十年前,如果有人说,出门只需要带一部手机,就能解决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大部分事情,你可能觉得是天方夜谭。
如今,扫码支付、扫码点餐、扫码乘车、扫码加好友……二维码,这个由黑白小方块组成的简单图案,用手机软件轻轻一扫,就能把许多日常事情轻松办成。二维码已经成为人们从物理世界走向数字世界的重要入口,并深深嵌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码”在手 便捷生活
11月27日上午,家住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的张女士出门上班,她先在街上的早餐店买了份早餐,掏出手机扫了下商家的二维码,付款成功;买完早餐后,她走进地铁口,点开合肥轨道App里的乘车码,“滴”的一声,通过闸机;走出地铁站后,她拿出手机扫了辆共享单车,骑车前往单位……
张女士的一天,是“扫码时代”许多人生活的缩影。
中国是二维码应用最为广泛的国家,占全球九成左右。二维码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你扫我,还是我扫你?”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句对话。
打开医保电子凭证,展示二维码即可进行医保支付。近日,在马鞍山市花山区一药店买药的市民胡先生在店员指导下,打开“皖事通”使用医保电子凭证二维码成功支付了药费。“出门没带医保卡也没关系了,用手机二维码就可以支付。去医院也可以用手机支付了,真的是一‘码’在手,生活无忧。”胡先生说。
除了移动支付,还有扫码点单。餐饮领域中扫码点单的出现,让二维码代替了服务员,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扫码点单连接了消费者和后台管理服务系统,实现了“无接触服务”。人与人、人与物通过二维码紧密联系在城市系统中。
在安徽省,如今扫一个“码”,还可以办多种事。今年6月,省数据资源管理局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线“安徽码”。
“一码认证”“一码办事”“一码生活”…… “安徽码”依托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具备全省统一的发码、用码能力,支撑各类“一码”应用场景。作为政务服务、便民服务领域用码的总入口和总枢纽,将“码”的应用领域进行“打包”“整合”“集成”,打造全省统一的“安徽码”服务体系,实现在相关领域“一码通办”。
在省政务服务中心,群众使用“安徽码”“亮码”取号、办事,可自动调取对应电子证照,截至目前,已使用超1.1万余次。“没想到现在办理不动产信息查询这么方便,在安徽省一体化智能自助终端上扫一下‘安徽码’,就可以直接打印出信息。”在省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的市民汪女士几分钟就办好了不动产信息查询。
扫一扫“安徽码”,快速办事,不仅仅体现在政务服务方面。如今,“安徽码”逐步向酒店住宿、就医购药等多领域拓展。
目前,全省229家重点医院(医疗机构)实现使用“安徽码”“一码就医”;“安徽码”与“网证助手”打通,全省3.9万家酒店宾馆和网吧支持使用“安徽码”办理登记入住;全省2.3万家药店支持使用“安徽码”购药登记……
据了解,“安徽码”自上线以来,累计申领用户超120万,累计亮码超1000万次,累计使用“安徽码”办件超100万次,在10多个领域超过6万个事项实现“凭码办事”。
社会治理 快“码”加鞭
在安徽省,二维码也帮助政府部门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
“我扫码进入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反映了下水道井盖下沉的事情,没想到第二天就帮忙解决了,非常感谢!”近日,亳州市谯城区薛阁街道纪工委工作人员电话回访时,药都社区居民李先生满意地说。
不久前,李先生“扫码”在平台上反映白依路下水道井盖下沉,希望有关部门抓紧维修。接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后,谯城区纪委监委立即督促薛阁街道纪工委进行跟踪督办。
“我们高度重视,迅速将投诉件转办给药都社区居委会,同时还一同到现场实地查看,核实情况后,便督促药都社区立即安排维修人员对下水道进行维修。”薛阁街道纪工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去年7月,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在我省上线运行,把监督送到群众的“指尖”。“‘监督一点通’平台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主管、省纪委监委主办,主要解决小微权力运行中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等方面事务性问题,以及部门办事效率低、服务态度差,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省纪委监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群众遇到这些情况,可通过全省各级纪委监委的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皖事通”等找到“监督一点通”平台入口,也可以通过相应App、“皖事通”扫描二维码进入平台进行投诉,纪检监察机关将全程跟进督办。
安徽省多地多部门探索推出相应二维码,链接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在服务响应、指挥调度、权力监督、矛盾化解、风险研判等环节发挥了积极作用,赋能社会治理。
省乡村振兴局通过加强信息化监测帮扶,设计开发“巩固脱贫成果帮扶码”(即“一户一码”),对脱贫群众、监测对象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进行持续跟踪,推动群众反映困难问题及时解决,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金寨县古碑镇水坪村脱贫户全军(化名)想扩种2亩茶园,由于资金不足,便用手机扫了“一户一码”,发了条求助信息。水坪村委会接单后第一时间到其家中收集贷款资料,为其成功办理小额贷款2万元。
“二维码对社会治理的作用,至少体现在强化治理效能和降低治理成本两个方面。”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李军认为,传统的治理模式多为经验式的,缺乏海量数据支撑。“码上治理”则可以实现横向和纵向层级之间的数据共享,“科学算法”加上“海量数据”,为精细化社会治理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同时,“码上治理”不是数字技术在治理领域的简单应用而是联结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的中介,是对各类综合资源的治理,节约了行政成本,也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消耗。
规范技术 “码”上安心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安徽码”上线以来,很多市民注册后,多是使用政务服务办事、乘车方面功能。因此,加快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增加用户黏性,提供更多便捷和人性化服务显得很有必要。
在中科大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成果转化主管葛章志看来,面对新的社会状态,人们开始重新思考自身与数字技术的关系,追求更符合个人价值、更能促进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产品和服务。“数字时代,人们不再被动接受技术成果,而是主动提出新的期望。如果技术提供者无法迅速采取行动来响应人们的期望,就将在‘技术冲突’中溃败。”他认为,要增加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让技术应用能更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维码嵌入到社会中,对技术系统提出了更多要求,这既是数字技术自身发展应用的要求,也是社会生活不断变革提升的表现。
据了解,省数据资源管理局编制了“安徽码”标准规范体系,指导平台规范建设、高效运行。推动“安徽码”平台运维运营工作由分散到统一、由被动到主动、由人工到智能的转型,保障业务持续、稳定运行。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体系、公共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体系,提升网络安全主动防御能力、监测预警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标准规范、运维运营、安全保障3大服务体系,为‘安徽码’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省数据资源管理局电子政务与应用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日常使用二维码的过程中,部分用户担心引发个人隐私泄露、数据滥用等问题。
如何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以使用“安徽码”为例,用户申领时须进行人脸识别认证或提供企业营业执照核实信息,确保用码安全,用户也可通过自定义隐私权限功能设置可共享的数据,传输的数据均作加密处理。“安徽码”依托安徽省统一身份认证用户体系建设,上线前已通过多次安全检测,最大限度保障用户数据和隐私安全。